400-6777-007

赏味日本传统文化

日本一直是港人旅游的热门地点,

日本的科技产品、潮流文化和美食也在香港大受欢迎。

但是,你在消费日本的同时,

是否想过光怪陆离的日本现代社会背后潜藏怎样的文化传统?

近日,商务印书馆举行了“东邻浮绘──日本文化赏味暨《知日的风景》分享会”,

由该书作者、上海復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与香港公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教授、东洋史学专家赵雨乐一同主讲。

《知日的风景》繁体版于今年一月由中和出版社发行,在近日的分享会上,作者汪涌豪与学者赵雨乐谈及了《知日的风景》写作背景,并从一系列日本流行话题,如礼仪、食鱼的饮食文化、弃老、可爱文化等入手,与读者一起讨论应该如何理解当今的日本。

“纪律社会”的礼仪

提到日本,一定会提及“礼仪”,《知日的风景》中有一节谈日本人的“微笑”,并引用了民俗学家柳田国男的解释,“日本人的笑可以用来掩饰厌恶和悲伤。”

一九九四年,关西大学教授井上宏还成立了“笑学会”,旨在让人学会用笑让周围的环境变得更美好,但即使是这般用心良苦,很多外国人对日本人的感觉仍是有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恭谦和多礼。

微笑已是这么重要了,如何说话更是日本人的终身功课。一个简单的句子,会有二十多种表达方式。但时至今日,现时的年轻人已大不同于父辈,有的也被长辈视为“不见正形”,并会自创很多新词彙。

多数日本人对此感到困惑,面对?悠长的传统,也觉得承袭与接续的困难。日本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因受幕藩体制等独特的政治架构的规定,由此形成一整套严密的规范和礼仪。

到了近代,因“古学派”先驱山鹿素行等人的提倡,“守礼”更成为社会公行的准则。这样的准则,缔结起一个如日裔美籍学者法兰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所说的“高信任社会”,但其刻板的“纪律社会”的特质,却也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很简单,较之少礼而粗放的社会,礼多的社会固然世道安定,人际和谐,但有时压抑沉闷也在所难免。

故此,“尚礼”对日本人来说,是一种不厌其烦的责任,成了日本人修身目标的重要一课。也许这种复杂的礼仪既是科律,也是掩饰。所以,清末学者辜鸿铭也称日本礼仪是“需要死记硬背”的“排演式礼貌”,它“繁杂而令人不快”,像“一朵没有芳香的花”。

至于它虚饰、造作甚至残酷的另一面,也让日本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作家三岛女士在其自传《我的狭岛祖国》中这样感慨:“回忆中的至痛是,那种人与人相处的亲密感,在三岁时就被当作不礼貌扼杀了。”

“可爱文化”的渗透

相对严肃的“礼仪”,在中国,可能更多年轻人更熟悉“卡哇伊”一词,即日文“可爱”的意思,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日本的“可爱文化”在亚洲年轻人中可谓赚足人气。

在日本国内,率先对此作出研究的是明治学院大学的教授四方田犬彦(Yomato Inuhiko),他五年前出版的《可爱力量大》(台译),由“可爱”的词源说起,讨论了该词的歷史变迁,大致勾勒出了“可爱文化”由形成到扩散的过程。

四方田犬彦在书中称,这种“可爱文化”足以与十一世纪贵族的“物哀”美学、十三世纪诗人的“幽玄”美学,以及十六世纪茶道所讲的“闲寂”相提并论。他把这种文化称作“二十一世纪的日本美学”。

这一判断乍看并无不妥,因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可爱文化”在日本确实喧腾出很大的动静,并以动漫、影视和AV为载体,渗入到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当然是年轻女性,她们追逐一切可爱时尚,并会穿?不甚方便的洛丽塔服或公主装,乃至用童音发声,仿儿童体写信等。

如此疯狂延伸的结果,是催生出一种“萌文化”,并成为催生“萌家电”、“萌寺院”,乃至“萌产业”、“萌经济”的重要推手。甚至近些年,日本各地的警察所也打起了“可爱”牌,连自卫队的徵兵广告也推出了“卡哇伊版”。

从能剧看“寂灭之美”

书中还谈到日本的传统文化“能剧”,有人会觉得它乏味,因为这种戴?面具的表演,让人感觉单一漠然,比较不容易使人入戏。可日本人说,这种单一漠然的无表情,正徵象?一种无限本质的表情,他们把这个本质的东西称为“寂灭”。

譬如,你信任现世一切的安好吗?你期待天意与人情的长久吗?对此,日本人通常会作反向的思考,特别是禅宗“以无念为宗”和“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的观念,对人生有一份悲观的感慨。他们常常于至简大静中,领悟枯寂所特有的纯粹美。

日本许多独特的文化,也都是这种寂灭之美的形象代言。日本人喜爱赏樱,乃至“樱狩”(即观赏樱花)成为日本季语中宝石级的热词,是因樱花绚丽的开放,含示?美的必然败亡;日本人又喜欢赏雪,所谓“雪见障子”(即拉窗赏雪),被认为是最能体现“风物纾缓的日本”的热词,也是因雪的冷冽,无可掩饰地徵象了人生的凄苦与清寂。

即使是对中国人“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的伤感,也不认为是一种贴己的赏惜,因为事实是,春心与春花都将成灰,都将归于死亡。而这,从根本上说并无关悲喜,只是寂灭。

“和敬清寂”的茶道

从“寂灭”到被西方人称作“禅花园”的日本传统园林,两者也是关系甚密。园林中以白沙表示大海,以有序排列的石头表示岛屿,风物少到只有沙石、苔藓,也是为了让人感悟大自然枯淡寂灭的存在,由此“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体悟到其中悄然流动?的生命讯息,万物生灭的幽微道理。

他们把这种风物的简少与静寂,看成是自然界一切生命最自持而老到的呈示。它不见繁复,所以成了日本人涵养精神的好去处。

再看日本的寺院,一色木结构,草葺顶,屋内没有天花,连屋脊都不起翘;或看日本的陶器,素烧、熏烧,外观既不对称,胎质也不均匀,有时未上釉色的部分,还伴带?有意掺入的沙粒。

凡此种种,都是想用繁富的简少与内敛,象徵自然万物的寂灭本质,还有人顺应这种本质的虔敬与诚心。

茶道更不用说了,讲究的就是“和敬清寂”,茶庭中简朴的布局,点茶品茗时安和的氛围,都使人通过茶事与自然的一体,体现出寂灭的思想。茶道还讲“一期一会”,强调主客间每一次的聚饮,都有可能是此生仅有的聚会。这种对生命相遇的悲而真的定位,使所谓“寂”,最终成为茶道“四谛”中最高的境界。

从茶道到流行时尚,从小到一张素纸的摺叠,到一件大型电器的设计,在日本都视为一种艺术,并蕴含?深厚的传统底蕴,有待我们思考回味。正如汪涌豪于分享会上所说,“反日”略有激进,“哈日”也需理性,“知日”,去深入了解一个民族歷来的文化,才是“智”的对待方式。


文章来源:华兴日本语(www.yalianedu.com)

    在线咨询

    2

    电话咨询

    校区地址

    预约体验

    - 9元日语发音课 -

    提交信息,享9元学198元发音课

    姓名: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