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正月的一个傍晚,外面飘着絮絮的雪花儿,一个人斜倚在榻榻米上的日式暖桌旁,就着两碟小菜,一壶烫烫的松竹梅,伴着关西情调的岁寒三友筝曲,看着玄关那由一圈青松围绕着三根斜削的亮节青竹,再有数枝寒梅等装点的门松,不觉一阵畅意,感觉就有那么一点附庸上文雅了。
猛然想起偶然在中国国内某论坛看到的网友留言:“谁能告诉我岁寒三友是哪三个人”?“请问松竹梅是什么东东”?喉头的松竹梅就有点噎了,犹如被窥到了隐私般,颇觉“哈耻嘎西(羞耻)”。
据说在北宋神宗年间,苏轼被贬湖北黄州,闲着没事儿,就向黄州市政府借了郊外东坡之地开荒耕种,并造“雪堂”自居,居所周围遍植松竹梅等花木。要说东坡先生确实喜欢松竹梅。他写松:“秋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观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赏梅:“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类此佳句,在苏轼的咏松竹梅诗词中,时有所见。忽一日,正值鹅片飘飘,黄州市长徐君猷来到这人迹罕见的荒郊看望苏轼,徐市长瞅着纷雪打趣曰:你这儿起居睡卧,环顾皆雪,有点“傻逼西”(日语:意为冷清寂寞)吧。
苏轼手指院中松竹梅,朗笑道:“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意为风声和泉声就是可解寂寞的两部乐章,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冬不凋的竹子和傲霜开放的梅花,就是可伴冬寒的三位益友。自此,岁寒三友——松竹梅一夜得名。
无独有偶,我们的东邻——衷情雅致的日本,自古也对经冬不凋、坚毅挺拔的长青之松,临寒不惧、俊逸骨秀的虚心之竹,无意争春、傲雪怒放的凛香之梅,有着特别的喜爱。自平安时代始,到江户时代止,松竹梅被日本人分别赋予了吉祥的象征。值岁寒三友以诗词、水墨画、陶瓷器描画等方式在平安时代传入日本后,这也给日本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不仅日本的陶瓷器、漆器、染织品等都以松竹梅作主题描绘。
到近现代,松竹梅的内涵更是在不断的变迁,如正月在玄关摆放用以避邪驱鬼的门松;三月三女儿节和服娃娃玩偶的装饰;以及婚礼、生小孩儿的布置,都以摆放岁寒三友或松竹梅的画屏来做喜庆装点。去酒店赴宴,还会发现以松竹梅装饰或命名的雅致包间。
去日本料理店用餐,比如寿司、盖浇饭等料理,甚至包括菜单等,以松竹梅来区分菜肴档次的也是处处可见。例如分为松竹梅的寿司食盒,一般就是松为上,竹次之,再为梅。偶尔也见正相反以梅为最顶级的,但无论是以松还是以梅为贵,中间的竹才是最受欢迎的,至于原因,则不仅仅是因为日本人自古对竹子的特别喜爱,更重要的是选取中间才是“一级棒(最)”“不难(说得过去)”的,因为这符合了日本人处事的平衡感,既不出风头也避免落后的处事风格。
不过,要说最让人欣喜的还是京都宝酒造制酒厂生产的各类松竹梅清酒,这家酿酒厂很精明,首先抓住了日本人的松竹梅情结,然后在广告词中又把松竹梅的意义升华。他们以松代表持久力,竹代表成长力,梅代表生命力来忽悠日本大众。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松竹梅清酒那不俗的口味。于是乎,全日本酒类卖场,大小酒馆等,全卖松竹梅清酒。
文章来源:华兴日本语(www.yalianedu.com)